•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四川高校

中国道教学研究紧张开拓者、川大卓异教授卿希泰老师因病辞世

时间:2017年03月11日 信息来源:四川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中国道教学研究紧张开拓者、川大卓异教授卿希泰老师因病辞世   中国共产党良好党员,闻名哲学家、宗教学家,中国道教学研究的紧张开拓者,国际着名的道教研究权威学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宗教学学科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哲学学科教学引导委员会委员,前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顾问,成都市道教协会顾问,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良好教师、良好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哲学系创建者之一,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创所所长,国家“985工程”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四川大学文科卓异教授卿希泰老师,因病于2017年2月17日21时30分在成都安详离世,享年90岁。   卿希泰老师1927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三台县。1947年考入四川大学法律系。就读期间即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向导的革命青年组织“中国火星社”,担任四川大学分社社长。1949年成都解放后,曾参加接管四川大学的工作。1951年本科卒业,留校任法律系秘书兼助教。   1952年,因为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卿希泰老师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成为第一届马列主义研究班哲学分班的学员。1954年研究生卒业,回四川大学马列教研室任教。1959年,因为国家建设的必要,卿老师负责创建四川大学哲学系,任总支书记兼副系主任。该系的建立,弥补了当时西南地区哲学教育的空白,培养了大批哲学教学、科研人才和党政干部。   1980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我国高校第一个宗教学专门研究机构——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成立,卿希泰老师担任创所所长。在卿老师带领下,该所在宗教学领域创造了我国高校的多个“第一”:第一份宗教学学术刊物《宗教学研究》(1982年);第一个宗教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2年);第一个宗教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第一个宗教学省级重点学科(1992年);第一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999年);第一个宗教学国家重点学科点(2002年);第一个宗教学专业自力的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第一个宗教学专业的国家“985工程”哲学社科创新基地(2005年)。   卿老师在科研工作中发现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较为微弱的环节,国际上甚至流传着“道教发源在中国,研究中间在西方”的谈吐。抱着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卿老师决心深入研究道教文化,为国家和民族争光。数十年来,他坚持不懈,严谨治学,编著出版道教文化研究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良好科研成果奖15次,其中一等奖7次。如《中国道教思想史纲》获得四川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良好科研成果一等奖(1986年)、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良好科研成果一等奖(1995年)等奖项;《中国道教史》被项目鉴定组评价为“弥补了国内学术研究的空白,且在国际道教学术研究界亦产生庞大影响,它代表了当今我国道教学研究所达到的水平”,获得四川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良好科研成果一等奖(1996年)、第三届国家图书奖(1997年)、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良好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良好成果二等奖(1999年)等奖项;《中国道教思想史》,经专家鉴定认为“弥补了道教思想通史研究的学术空白,是我国道教学术研究的又一个紧张里程碑”,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2009年),获得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良好科研成果一等奖(2010年)、教育部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良好成果二等奖(2013年)。日本闻名学者曾评价道:“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最高水准的道教研究机构,其所长卿希泰教授的《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等浩繁著作,也一样是中国道教研究的最高权威,就在日本也享有崇高的威望。”   卿希泰老师毕生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为四川大学乃至全国宗教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呕心沥血、成绩卓著。他为国家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其中有的已成长为国家宗教学研究的领武士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跨)世纪良好人才,他还为其他国家培养了数十名留门生和高级进修生,为发展我国宗教学研究和弘扬良好传统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   卿希泰老师忠诚于党的文化事业与教育事业,崇尚真理、胸怀广阔、眼界高远、勇于开拓、学殖深厚、道德高尚。他的一生,是报效国家的一生,是献身学术研究的一生,是拓展人文教育的一生,是诲人不倦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卿希泰老师的辞世,是四川大学的庞大损失,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的庞大损失。   卿希泰老师追思堂设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158会议室。   追思会定于2017年2月22日上午10点在成都东郊殡仪馆举行,必要乘车前往的人员请于当日上午8点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前荟萃。   联系电话:028-85412533(传真)、13550108057、13880569983   电子邮箱:scdxzjs@163.com
上一篇:川大师生及各界人士泪别道教学泰斗——中国道教学研究紧张开拓者、川大卓异教授卿希泰老师遗体离别仪式在蓉举行
下一篇:保加利亚代表团访问四川大学
(作者:佚名 编辑:四川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